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巾帼
喜报丨首次!历史新高!我院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奖”,获奖数量创新高!
发布人:院巾帼  发布日期:2021-09-10 阅读:

      2021年8月27日,“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圆满落幕。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表决通过,共有1035件作品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其中我院参赛作品斩获7项三等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同时,首次获评优秀组织奖!


一种全可见光谱响应的Ti基MOF光催化剂

团队成员:傅炀杰、谭盟、薛彪、张柯杰、郭佳允、杨凌轩、李宁毅

指导老师:王齐(女)

项目介绍: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是全世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光催化技术是近年来一项发展迅速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在环境净化和能源等领域均有应用。但目前以半导体为主流的光催化技术,利用紫外光或较短波的可见光,对可见光的利用十分有限。本作品以“节能减排”为宗旨,以具可设计性、高比表面积、多活性位点等优点的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为基础,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其进行合成后修饰,成功制得全可见光谱响应Ti基MOF光催化剂,大大拓宽对可见光的吸收边界,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为测试光催化剂的性能提升程度,以Cr(VI)溶液为模型污染物,考察该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协同消减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并进一步探究材料可见光下抗菌效果,由此证明该催化剂对可见光实现高效、持久的利用能力。

再生废弃SCR催化剂和VOCs协同处理系统

团队成员:林建翔,李丹静,汪旭科,蒋楠

指导老师:韩竞一

项目介绍:本项目基于“以废治废”理念,结合 VOCs 迫于治理问题及废弃催化剂产生量大的问题,创新性提出将废弃 SCR 催化剂用于 VOCs 的治理当中, 通过不断探索,研发出一套废弃 SCR 催化剂和 VOCs 协同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废弃 SCR催化剂的再生工艺及再生催化剂和 VOCs 的协同装置。在新领域延长了废弃SCR催化剂活性寿命,实现其循环利用。


一种太阳光协同电化学处理设备的研制及其催化降解海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团队成员:沈阳、黄浩效,张广峰、王洪君、奚竞阳

指导老师:张轶(女)

项目介绍:随着海洋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海洋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海洋环境越来越差,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污染物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但是由于海水盐度问题导致器械海水腐蚀,生物耐受性差,制约了很多处理方法的应用推广。其中(光)电化学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以海水盐度作为电解质,不仅可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处理,同时对藻类也有杀菌灭活等作用。但一般的电极材料还是会受到海水腐蚀以及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影响,对电极材料的寿命影响很大。基于以上,本团队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海水环境中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的太阳光协同电化学装置。该装置的应用将为海水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提供更为经济、节能的途径。

智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团队成员:谭盟、郭佳允  傅炀杰、薛彪  张柯杰、郑淑贞

指导老师:王齐(女)

项目介绍: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使得我们提高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净化室内空气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空气净化器是不少家庭已经选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净化器是基于滤网净化,主要通过内置滤网过滤空气,当滤网孔径小于微生物直径,就可将污染源过滤掉。但是滤网净化只能将细菌病毒隔离在滤网上,无法做到根除。而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普遍使用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剂,这些光催化剂普遍存在电子-空穴产率低,易腐蚀,氧化能力弱以及只能以紫外光为驱动力等缺点,且紫外线以及其产生的臭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作品以“节能减排”为宗旨,使用能使用低能耗的节能灯作为光源,在金属氧化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并筛选可见光条件下可以高效稳定杀菌的新型改性光催化剂,并以该催化剂为核心技术自主组装成为智能光催化空气净化设备,应用于可见光下稳定高效处理空气中的污染物。

一种用于河道磷修复的功能填料制备

团队成员:陈禹杞 杨世瑛

指导老师:冯华军

项目介绍:本项目拟使用操作容易、除磷效果较稳定的吸附法,首创地采用冷冻干燥与烘干复合处理的方法,将镧系元素与铁元素稳定负载至在比表面积巨大的聚氨酯填料上,研究其对含磷废水协同处理效果,最终发明一种吸附容量大、价格低廉、吸附速率快、除磷率高、使用方便、对环境友好且可再生的河道磷修复功能填料,实现单位质量吸附能力比目前常用的合成氧化铝、沸石等吸附剂提高约12-15倍,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提高约1.2倍。

高效协同催化 CO2资源化的非热等离子体–PdxZny/ZrO2 体系及装置

团队成员:吴炜、吴珂颖、简育玲、张晨诚

指导老师:孙玉海

项目介绍:为应对气候和能源问题,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承诺,因此要大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加快成熟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非热等离子体催化技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型且具有潜力的技术,其允许 CO2 能够在低温、常压条件下进行高效转化,同时产生合成气(CO+H2)。现有的非热等离子体催化体系通常随着催化剂种类、负载量等条件的不同,CO2 转化率和 CO 的产率显示出巨大的性能差异,因此可使用界面调变等手段使一系列催化剂的差异加大,从中筛选出新型高活性、高协同效应的催化体系。本作品以“节能减排”为宗旨,在等离子体催化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基于Pd和Zn的双金属催化剂,利用其金属-载体作用以及大量的氧空位,从而实现对 CO2 的高效转化。同时通过阐明机理和界面优化等手段,达到构筑兼具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及低能耗的非热等离子体催化体系的目标。

智能热存储太阳能发电装置

团队成员:杨宇欣、王文洁、李玉欣、谢茜青、吴朵而

指导老师:徐颖峰(女)

项目介绍:团队针对现有光电相变转换体系光发电的时效性与全天候问题,以及固固相变困难导致储能效率低和无法实时按需供给的现状,设计研究一种新型光热转化材料和相变体系的耦合,并创新性地增设触发控制模块,最终构建新型光热-热电联合体系,实现光能-热能-电能的高效转换和灵活可控输出。该智能热存储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为未来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具有良好的人应用前景。


上一条: 浙江省之江科学论坛——环境微生物信号通讯顺利召开 2021-10-11
下一条: 喜报丨我院汪美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21-08-31

版权所有 ©2017 环球360会员注册 - 菲律宾环球360管理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hjxy@zjgsu.edu.cn 技术支持:名冠电子商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28008214 传真:0571-28008215 邮箱:hjxy@zjsu.edu.cn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